超微量紫外光/可見光光度計(Micro-volume UV/Vis Spectrophotometer) 是實驗室中不可或缺的的常規分析儀器。本篇簡介了超微量紫外光/可見光光度計的原理、應用上的考量與比較及如何考量適合的產品,作為參考及建議。
超微量紫外光/可見光光度計(Micro-volume UV/Vis Spectrophotometer) ,常簡稱超微量分光光度計,用於測量樣品在紫外光及可見光波長範圍(常見為 190 至 780 nm)的定量與定性分析。它的原理為在特定的波長下,讓光線穿透樣品試液,由於不同的樣品對光有不同的吸收度,藉著測量吸光度,再透過公式運算,就可以達到定量樣品試液濃度的目的。超微量紫外光/可見光光度計在實驗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常用於核酸、蛋白質的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測量。
不過,市面上有這麼多廠牌的超微量紫外光/可見光光度計和功能可供選擇,實在讓人不知所措。目前常見的機種主要有兩種類型:一種是純用於超微量檢測的機型;另一種則是同時具有超微量和比色皿槽(cuvette)兩種測量方法的機型,具有更大的靈活性。
在選購前,建議您先了解自己的需求。最基本的問題包含:
樣品類型 |
樣品體積範圍 |
檢測吸光值波長 |
樣品測量模式 |
核酸 |
1 -2 μL |
260 nm |
超微量 |
蛋白質 |
1 -2 μL |
280 nm |
超微量 |
菌液 |
1 mL |
600 nm |
比色皿 |
紅酒品質量測 |
1 mL |
420. 520. 620 nm |
比色皿 |
環境、食品樣本 |
1 mL |
根據實驗需求 |
比色皿 |
化學品樣品 |
1 mL |
根據實驗需求, 若未知可以使用全波長掃描 |
超微量/比色皿 |
一般若僅做核酸、蛋白質定量研究的實驗室,選擇純微量機種已能滿足需求。然而,若考慮未來可能需要進行更多複雜應用時,考量能同時處理微量及大體積樣本的分光光度計則具有更高的優勢。
此外您還可以思考功能、便利性及維護上的要求:
溫度控制與攪拌功能:
許多有機樣品對溫度敏感,會影響反應速度和結果的精確性,例如酵素動力學研究便是一例;另外在處理藥粉或高黏度、易結塊等需要攪拌均勻,保持分散性的樣品時,則需選擇具有攪拌功能的機型。
便利性與維護成本:
儀器操作是否具簡便性?機器是否可以直接連接到電腦,同時也可以選擇使用獨立的單機操作?有沒有USB儲存數據功能?不要忘記考量後續可能產生的維護費用。
為了滿足使用研究人員使用超微量紫外光/可見光光度計時的需求,藍光生物科技公司開發的超微量紫外光/可見光光度計EzDrop 系列,具備以下優勢:
擁有EzDrop系列,讓您的研究更加寬廣、快速、精確且簡單!
延伸閱讀:
選購超微量分光光度計的三大建議